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,在岷縣,一個叫作“勞務經紀人”的新群體應運而生。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、忙碌在村頭巷尾,正逐步被群眾所熟知、接受。由于能帶領大家務工掙錢,他們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,并被大家親切的稱為“就業媒人”。

郎明紅是土生土長的岷縣人,作為一名年輕的創業者,他思維活躍、敢闖敢拼。通過這幾年積累下來的豐富人脈,他創辦了去哪工作求職平臺,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閑散勞動力外出務工,共同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。

用工企業負責人:郎總,你好。
郎明紅:李經理,你好。
用工企業負責人:我們工廠現在招人,招40個操作工,現在操做工的條件是18到40歲,男女不限,你看能幫忙招一下嗎?
郎明紅:好的,沒問題。
用工企業負責人:非常感謝,合作愉快。
去哪工作求職平臺負責人 郎明紅:從創業至今,在甘肅、山西、河南、江蘇等地已經有十多家分店了,從事人力資源行業已經有10年了。我了解到家鄉岷縣勞務輸出也是群眾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,我覺得我還能回來干干事業,所以創辦去哪工作的初衷,就是讓鄉親們找到一份靠譜穩定的好工作。
只要有企業需要,郎明紅總是第一時間和勞務部門對接,通過勞務各平臺和鄉鎮的廣泛動員宣傳,為促成用工企業和務工人員“雙滿意”牽線搭橋。
去哪工作求職平臺負責人 郎明紅:主任,這是我們在江蘇最新對接的一家企業,給你這邊報備一下。
勞務辦工作人員:行,我們這邊先審查,審查合適的話我們會通過勞務微信公眾平臺,還有鄉鎮的工作群推送下去,讓他們大力宣傳。
去哪工作求職平臺負責人 郎明紅:好的,這是我們這批要出發的人員名單,你核對一下。
勞務辦工作人員:這個你們按照之前的點對點輸送的形式,正常組織輸轉就可以了。
為了讓外出務工人員能夠安心工作,郎明紅和他的工作團隊經常對外出務工人員家庭進行回訪,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。

去哪工作求職平臺負責人 郎明紅:把店開到家門口,就能方便那些很想外出打工,但又考慮到家里面老人小孩兒沒人照顧的鄉親們,我的員工還可以隨時幫助他們,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。
郎明巧是郎明紅的妹妹,也是去哪工作的一名員工,通過直播為當地群眾詳細介紹勞務信息,是她每天的日常工作。
去哪工作求職平臺岷縣禾馱店工作人員 郎明巧:我每天在直播間給大家介紹好的勞務信息,讓大家找到一些更好的企業,我們店開到現在,通過這個店輸送了將近一千多人在外面,主要在電子廠、機械廠、地板廠工作,通過我們現在的回訪,在外面的很多工友反映,他們的工資報酬挺好,工作也特別順利,我在這里上班,感到特別有成就感。
農村勞務經紀人對內有著“人熟、地熟”的獨特優勢,對外有著穩定的勞務協作資源,經紀人“親帶親、朋帶朋”,破除了以往零散務工就業的諸多弊端,讓務工人員在外就業更有保障、更加穩定。據了解,自2017年去哪工作求職平臺成立以來,已累計輸送岷縣外出務工人員2500人次。
去哪工作求職平臺負責人 郎明紅:作為岷縣人,能參與到就業扶貧當中,能為家鄉人民做點事兒,我感到非常榮幸。
岷縣勞務辦主任 包映宏:今年以來我們緊緊依托縣內勞務中介機構,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,緊緊依托縣內13家勞務中介機構,采取點對點,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,全縣共組織輸轉48批次2700多人到福州、蘇州等地務工就業,截至目前,全縣共輸轉勞動力8.76萬人,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.16萬人,全面完成省上下達的工作目標任務。下一步,我們將緊緊依托勞務中介機構,為更多的老百姓創造工作崗位,充分發揮勞務中介機構的傳幫帶作用。
記者:王蕊 齊琳 何凱